歡迎來到這片瘋狂又容易讓人偏頭痛的外匯世界——一個24 小時不打烊、偶爾會把交易者當早餐吃掉的市場。每天超過 7 萬億美元 在裡面翻騰,這裡是全球最大也最喧鬧的「賭場」(只是它不會在你輸錢時遞上免費的酒)。
問題來了:外匯有自己的語言。如果你聽不懂,那感覺就像一個只會三句當地語言、靠比手畫腳在布達佩斯點餐的遊客。
這就是這份指南存在的意義。我們會講解 30 個每位交易者都應該知道的外匯術語,而且會用「真正聽得懂」的方式說明。
所以,坐好,我們要上路了…………
1. 貨幣對
每一筆外匯交易都涉及兩種貨幣對決,就像兩個喝醉的人爭誰來付烤肉錢。第一種是基礎貨幣,第二種是報價貨幣。
例子:EUR/USD。歐元(EUR)是基礎貨幣,美元(USD)是報價貨幣。
如果 EUR/USD 報 1.15,意思是你需要 $1.15 才能買 €1。聽起來很簡單……當然,只要它不往你反方向走。
2. 基礎貨幣 / 報價貨幣
基礎貨幣 永遠排在前面,是這齣戲的主角。
報價貨幣 在後面,是決定你要付多少錢、或要哭多久的配角。
例子:GBP/USD = 1.35。
翻譯:買 £1 需要 $1.35。
用交易者的話說就是:「英鎊現在貴得離譜。」
3. 槓桿
槓桿就是用「借來的錢」交易,類似於你只夠買一杯酒,卻點了十杯,指望未來的自己買單。
經紀商很喜歡提供槓桿,因為它讓你覺得自己很強大,用小額保證金就能控制超大的倉位。
但問題來了:
它不僅放大你的盈利,也會放大你的虧損。
你可能一夜翻倍,也可能在第一口咖啡還沒喝完時爆倉。
4. 買價 / 賣價
買價(Bid) 是買家願意出的價格。
賣價(Ask) 是賣家想賣的價格。
兩者之間的差叫 點差(Spread),說白了就是經紀商收的「進場費」。
例子(以 Tesla 為例):
你賣的話能拿到 $330。
你買的話要付 $333.40。
那個 40 美分?就是市場溫柔地對你笑了一下。
5. 匯率
匯率 告訴你買一種貨幣需要用多少另一種貨幣。它一直都在變動——受供需、經濟、政治混亂影響(而這些從不缺貨)。
例子:你帶著 $1,000 去日本旅行。
如果匯率是 1 USD = 150 JPY,你能換到 ¥150,000。
如果後來變成 1 USD = 145 JPY,恭喜——你同樣的錢現在買到更少的壽司了。
這就是交易者活在波動之中的原因。
6. 保證金
保證金是交易者在市場開倉時必須向經紀商存入的資金,用來證明你有能力承擔潛在虧損。
7. 點
點是外匯價格最小的變動單位,通常出現在小數點後第四位(日圓貨幣對除外,只到小數點後兩位)。
例如:EUR/USD 從 1.2000 變到 1.2001 → 這就是 1 個點。
實際金額中,一標準手的 1 個點通常等於 10 美元。所以 100 點可能讓你賺 1,000 美元,也可能虧 1,000 美元。
8. 手數
外匯交易不是「買一點點貨幣」,而是按固定單位購買,稱為「手」。
當你點「買入」時,你買的不是幾枚硬幣,而是一整車的貨幣。
9. 看漲 / 看跌
市場通常只有兩種情緒:
公牛往上衝,熊往下拍。而你?只是在努力保住身上的衣服。
10. 點差
點差是買價與賣價之間的差距——本質上是你進入外匯市場的隱形門票費。
例如:EUR/USD
這意味著你買入後立刻賣出,會瞬間虧 2 點。
阻力位是價格無論怎麼衝都衝不過去的水平,像是市場的天花板。價格每次往上跳,都撞到頭再摔下來。交易者叫它「阻力」,我稱它為市場在說:「兄弟,今天不行。」
報價就是某貨幣對最近成交的價格,沒什麼複雜的。
它基本在說:「這是五秒前大家願意成交的價格,但你現在能不能成交,祝你好運。」
倉位就是你在市場的立場,你要麼:
換句話說:你要麼是相信未來會更好的樂觀者,要麼是從別人痛苦中賺錢的悲觀者。但市場不在乎,它照樣會狠狠教訓你們兩個。
開倉
是你已建立且未結束的交易,它就像帳戶裡的一顆定時炸彈,可能賺錢,也可能慢慢壓垮你的保證金。
平倉
意味著你退出交易。不管你是獲利離場,還是虧損退場,重點是折磨結束了……直到你開下一單為止。
蠟燭圖是交易者用來觀察價格行為的圖表,每根蠟燭包含:開盤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、收盤價。
綠色蠟燭 = 價格上漲
紅色蠟燭 = 價格下跌
之所以叫「蠟燭圖」,是因為它們長得像帶燭芯的蠟燭。抱歉,我想不出任何與蠟燭相關的好笑話。
套息交易是指你在低利率貨幣中借錢(便宜的債務),然後投資到高利率貨幣中(豐厚的回報)。聽起來很聰明,對吧?直到那個低利率貨幣突然走強,你的「天才策略」就變成財務陷阱。
掛單是指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的指令,但尚未執行。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把你的名字放在失望等候名單上。如果市場到達你設定的水平,訂單就會成交;如果沒有,它就會停在那裡,嘲笑你的樂觀。
這與限價單相反。止損入場單在價格突破你設定的水平時觸發,假設趨勢會繼續。例如:EUR/USD 在 1.1500,你設定止損入場單在 1.1600 買入。
止盈單是你在貪婪說服你永遠持倉之前鎖定收益的方法。你設定一個目標價,當市場達到時,經紀商會自動平倉。這相當於見好就收,而大多數交易者在這方面都糟糕透頂。
止損是你的緊急彈射按鈕。你設定一個水平,如果市場對你不利,經紀商會自動平倉。雖然不好看,但它能讓你免於徹底毀滅。
話雖如此,許多交易者要麼:a) 不使用止損,或移動止損,覺得行情肯定會反轉;b) 設得太緊,剛好在價格朝他們有利方向反轉之前被止損出局。我們都經歷過。
市價單代表你現在就以最佳可用價格買入或賣出。沒有條件、不用等待,立即執行,你就開始交易了。
限價單是你告訴經紀商:「我只會以這個確切價格買賣,不能更差。」基本上就是劃定你的財務底線。
當然,市場不在乎你的底線,經常在你設定的價位附近跳舞,讓你眼睜睜錯過本來該入場的交易。
執行是你的訂單實際成交。理論上很精確,實際上波動會讓「即時」變成:「哎呀,滑點 20 個點了,抱歉你的止損單沒了,哥們。」
當一種貨幣升值時,它相對另一種貨幣變貴。通常發生在該國經濟表現良好,或交易者恐慌性逃離較弱貨幣時。
對持有升值貨幣的人來說,這很好;對其他人來說,是市場提醒你它根本不在乎你的交易。
貶值是升值的醜陋姐妹。當一種貨幣相對另一種貨幣失去價值,你的錢買得更少,進口成本更高,你的外匯倉位看起來像犯罪現場。
例子:美元從 0.85 歐元跌至 0.80 歐元。交易者的翻譯:「好吧,我的週末泡湯了。」
風險管理是行話,意思是「盡量不要太快破產。」它包含:設置止損、限制槓桿、不把整個帳戶押在某個「必贏」的東西上。
聰明的交易者重視風險管理;愚蠢的交易者……為聰明的人提供流動性。
投資組合是你交易的資產集合。外匯交易者通常指持有不同貨幣對。分散投資 = 分散風險。
強制平倉是指你的可用保證金耗盡時,經紀商強制關閉你的虧損倉位。
簡單來說:經紀商在你把帳戶開進懸崖之前,把方向盤從你手裡搶走。丟臉,但市場在說:「哥們,你早該做風險管理了。」
波動性代表價格變動的速度與幅度。
高波動 = 市場瘋狂;低波動 = 市場無聊(然後你可能會因為太無聊而開一筆爛單)。
滑點代表你預期的成交價與實際成交價不一致。尤其在快速波動市場中很常見。
這就像點五分熟牛排,結果端上來全熟。技術上能吃,但不是你點的。
外匯交易有自己的語言,如果你不學,市場會很樂意用艱難的方式教你(通常是拿走你的錢)。現在你已經掌握 30 個關鍵術語,至少你可以聽起來像知道自己在做什麼——即使你的帳戶餘額告訴你相反的事情。
祝交易愉快。
風險警告 : 交易金融衍生品與槓桿產品具有高度風險
開設帳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