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五(10月25日),紐約證券交易所(NYSE)宣布其計劃將交易時間延長至每天22小時。目前包括盤前和盤後的交易時間為美東時間凌晨4:00至晚上8:00。而新計畫將延長交易時間為凌晨1:30至晚上11:30,週一至週五(假日除外),且這一變化不會影響常規市場時間,常規市場時間將維持在當地時間上午9: 30至下午4:00。
如果該計畫獲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的批准,新的交易時間將適用於該交易所上市的所有美國股票、交易所交易基金和封閉式基金。
至於延長交易時間的原因,根據發言人的說法,是為了滿足全球不同時區投資者的需求,這個原因雖然聽起來合理,不過也缺少解釋了幾個部分,包括美國證券存託與結算公司(DTCC )最近也表示有意延長營運時間,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只是操作的一部分,實際的結算其實是由DTCC後台處理。
在過去幾年DTCC一直嘗試利用加密貨幣基礎設施來擴展他們的能力,將傳統金融業務轉移到區塊鏈上。這麼做的優點是區塊鏈無法被關閉,如果市場參與者想交易,無論一天中的任何時候,他們都可以不受限制地進行交易。
另一個使用區塊鏈的好處是自動化,許多原本由人工處理的業務可透過智慧合約自動完成,例如所有權轉移、股利支付,甚至是更複雜的股東投票權操作。而一旦資產完全代幣化,未來市場將有更多可能。這也不意味著現有的基礎設施將被取代,而是增添新功能在舊有基礎上,使其可以更有效率地交互,解決流動性問題。
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這項公告代表市場正著朝著一個更開放、更有效率、全球化的交易環境邁出重要一步。即使金融界依然面臨法規限制,未來市場的發展仍令人期待。
風險警告 : 交易金融衍生品與槓桿產品具有高度風險
開設帳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