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家饱受困境的电子游戏零售商的故事,足以载入史册。2021 年初那场著名的逼空行情在很多方面都彻底改写了游戏规则。毫无疑问,这是一段成功的故事,但背后也有不少牺牲者。GME 的逼空揭示了机构金融的黑暗一面,而这场运动的本质则暴露了投资心理学的阴暗面。
什么是 GameStop?
以当前名称运营的 GameStop 自 1999 年以来一直存在。公司正好赶上电子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,并在 2000 年代初期大规模扩张。对年轻一代来说可能难以想象,但在过去,如果人们想买书、电影或电子游戏,他们必须亲自走进商店购买实体拷贝。在北美,GameStop 成为购买游戏机、游戏以及各种收藏品的首选之地。它还拥有一个蓬勃发展的二手交易市场,为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。对玩家来说,这简直就是天堂。
然而,好景不长。和许多依赖门店客流的企业一样,GameStop 在电子商务兴起的冲击下遭受重创。PC 游戏的数字发行平台 Steam 于 2003 年正式上线,随后索尼和微软也相继开设了自己的线上商店。虽然这个过程花了一段时间,但到大约 2015 年,天平已经永久地倾向于数字销售,实体媒介再也无法翻身。新冠疫情时期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,到 2023 年,估计超过 80% 的电子游戏销售已完全数位化。
就像亚马逊击垮了实体书店、在线视频流媒体服务摧毁了百视达一样,数字游戏销售也对 GameStop 以及其他电子游戏零售商造成了毁灭性打击。
背景铺垫
2002 年,GameStop 以股票代码 GME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。起初股价表现良好,但随着公司财务困境的加深,股价一路下跌,到 2020 年甚至跌至 0.70 美元 的低点。这在基本面上并不难理解,但股价的走势并非完全自然。到 2020 年底,GameStop 已成为市场上被做空最多的股票之一,空头仓位超过其可流通股的 100%。这意味着被借出卖空的股票数量比实际可交易的股票还多,对做空方来说,这是极其危险的局面。这个事实没有逃过 Reddit 论坛 /wallstreetbets 的眼睛,他们发现包括 Melvin Capital 在内的一些投资公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互联网嗅到了血腥味。我们心爱的游戏商店被冷血的对冲基金当成赚钱的工具?绝不可能。很快,一场迫使 GME 股票空头回补的逼空计划逐渐成型。
提醒一下,「逼空」是指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,迫使做空者为了避免爆仓而回补仓位。这种回补行为又进一步推高价格,导致更多空头被迫平仓,从而形成连锁反应,最终使股价出现剧烈飙升。
逼空行情
这个想法很快在网络上引发共鸣。互联网各大投资社区群起响应,齐心协力对抗华尔街。WallStreetBets 的用户以及散户投资者开始大量买入 GME 股票和看涨期权。高比例的空头仓位和有限的流通股让这只股票成为理想的目标。买盘压力开始迅速累积。
从股价走势来看,真正的狂潮始于 2021 年 1 月 13 日(周三)。当天 GME 以 20.44 美元开盘,盘中最高涨至 38.64 美元。已经相当可观,但这只是序幕。到 1 月 25 日,GME 已经突破 100 美元大关。这时,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。机构资金已经深陷其中,而且站在了错误的一边。难以置信的是,冲上三位数只是开始。买盘压力毫不松懈,狂热持续了数日,直到 1 月 28 日,GameStop 股价盘中触及 483 美元,盘前交易中甚至一度突破 500 美元。短短几周内股价暴涨 2000%。这是一项令人瞠目的壮举。
Melvin Capital
这场逼空最终对 Melvin Capital 来说是毁灭性的。该基金被迫平仓,截至 1 月底已经损失了超过 50% 的资产。包括 Citadel 在内的其他对冲基金尝试通过数十亿美元的注资来挽救它,但努力最终无济于事。Melvin Capital 又苟延残喘了几年,但致命一击已然打出。2022 年,该基金宣布 永久关闭并将剩余资金返还给投资者。这场战役结束了,弱者赢了。
表面上看,这似乎是一个童话般的结局,但故事远不止如此。
Robinhood 与 DTCC
这个故事中另一个关键角色是此前未提及的交易平台 Robinhood。凭借广泛的 零佣金交易,Robinhood 多年来迅速成长,并在 GameStop 逼空事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为散户投资者提供了完美的工具,大量用户蜂拥而至购买 GME 股票。
没有 Robinhood 的推动,这场买盘浪潮是不可能出现的。但同样地,该平台也对 GME 在触及 483 美元高点后迅速下跌负有责任。2021 年 1 月 28 日,Robinhood 限制了 GME 的交易,用户被禁止再买入,只能卖出已有的股份。原因是 Robinhood 面临来自美国存管信托与清算公司(DTCC) 的 30 亿美元保证金追缴。
在交易股票时,点击买入或卖出并不会立即完成所有权交换。更准确的说法是,经纪商(此处为 Robinhood)会暂时把股票归属到新用户名下,然后将信息传递给 DTCC,由后者在后台完成结算。在 GME 逼空期间,这一流程需要 两个工作日(去年已缩短为一个工作日)。这是完全标准化的做法,使用户体验更加流畅。DTCC 是金融结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,没有它,现代交易将截然不同。
正因为经纪商与 DTCC 之间存在时间差,监管要求经纪商必须满足一定的保证金要求。在 GME 的极端波动和前所未有的买盘压力下,DTCC 向 Robinhood 提出了巨额保证金需求,而 Robinhood 一时无法满足。为应对这一情况,Robinhood 暂停了 GME 的买入,并动用信用额度筹集数十亿美元的紧急资金。这些措施需要时间。几天后公司恢复了全面交易,但那时损害已经造成。
在没有 Robinhood 内部账本的情况下,其理由看似合理,但你试着把这解释给那些在 400 美元+ 买入的人听听。许多「接盘侠」就是那天被创造出来的。事情更加扑朔迷离的是,Citadel Securities 当时是 Robinhood 的做市商,处理了该平台相当大一部分订单流。名字是否耳熟?Citadel 正是当时注资救助 Melvin Capital 的对冲基金之一,以防止其因逼空而违约。关系链条开始显得愈发暧昧不清。
基于以上情况,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人认为 Robinhood 的交易限制是在牺牲散户、保护机构(如 Melvin Capital 和 Citadel)。至于 Citadel 为什么要救助 Melvin,解释大致归结为「防止风险外溢」。这些金融玩家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,阻止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可以避免更大范围的连锁反应。故事就是这么说的。事后确实展开了调查,但毫不意外,并未发现不当行为的证据。围绕这一案件,人们可以提出成百上千种不同观点。或许更中立的看法是:尽管 Robinhood、Melvin 和 Citadel 并没有在技术层面上违法,但机构金融的不透明和盘根错节,注定了散户是一场几乎无法取胜的战斗。
要是能实现某种 透明的区块链结算系统 就好了。那该多美妙啊。
被遗忘的残余
故事本该就此结束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尽管轧空战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功,但对某些人来说,这还远远不够。对那些铁杆爱好者而言,Robinhood 的争议行为扑灭了原本应当延续下去的大火——那场火本该烧向更庞大的对手。正义并未得到伸张。
事件过去将近五年,依然存在一个坚定致力于运动的投资者社区。这个社区中的许多人相信,真正的轧空尚未发生。2021 年 1 月的事件只是热身赛而已。所谓的「史上最大轧空」(MOASS,mother of all short squeezes)仍在耐心等待时机。
毫无疑问,Robinhood 的操作切断了行情的延续。确实,GME 的空头持仓依旧高企,在撰写时大约仍有 16%。但不幸的是,理性的论点到此为止,接下来便是投资心理阴暗面占上风。残酷的现实是,许多 GME 投资者已经深陷亏损已久,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危险的「沉没成本谬误」。投资者继续死守亏损头寸,只因他们已经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、金钱和精力。随着时间推移,放手变得愈发艰难。恐惧产生,却没有行动。合理的担忧被一一忽视。社区依旧存在,但热度逐渐消退。留下的人变得越来越沉默。一个不容忽视的真相是,在过去四年里,大多数 GME 投资者若是把资金投到标普 500,表现都会更好。
对一些人来说,对事业的执着胜过对财务收益的追求。他们之所以身处其中,是因为他们真心相信这一运动。反建制情绪对许多人而言已是充分理由,这完全无可厚非。更广泛地说,多年来在网络上发展出的独特文化,如今已构成一个充满梗图与归属感的环境,吸引着投资者自豪地称其为「家」。GameStop 也不是唯一的例子。还有不少其他股票同样吸引了拥趸,比如 Bed Bath & Beyond(BBBY)和 AMC 娱乐(AMC)。
GameStop 的遗产
围绕 GameStop 的事件对金融世界产生了持久影响。在许多方面,GME 轧空代表着市场权力的一次转移:从传统对冲基金向散户投资者倾斜。撇开当下不谈,事实仍然是 GameStop 社区赢了,而 Melvin Capital 输了。随着散户投资者获得越来越强大的工具,市场也变得越来越透明,不禁让人思考:未来我们还会看到多少类似 GME 的事件?
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,对某家公司及其股价的执着表面上看似轻松有趣,但实际上可能演变成更令人担忧的状况。坚持死守某只股票的最大问题在于「机会成本」。选择将资金紧锁在单一资产中,就意味着错过所有其他机会。在许多领域,坚定的忠诚是高尚的品质,但在金融市场中,这未必如此。不要与手中的筹码「结婚」。
注脚:GameStop 在 2022 年进行了 1 拆 4 的股票分割,意味着文中提到的所有价格需要除以四,才能对上当前价格水平。
风险警告 : 交易金融衍生品与杠杆产品具有高度风险
开设帐户